南京市教育局长吴晓茅:培养情商要从小开始
作者:吴晓茅
以往人们认为,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,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因素,即智商越高,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。但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告诉我们,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,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。有人对一百年来一百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功之路进行调研,得出的结论是:诺贝尔奖获得者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,既不是家庭出身、经济条件、中小学学业成就、大学所选专业,也不是聪明早慧等智商因素,而是属于情商范畴的兴趣。兴趣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,对能否在某个领域作出重大贡献,有着决定性的作用。

如果孩子从小性格孤僻、不易合作,自卑、脆弱,不能面对挫折,急躁、固执、自负,情绪不稳定,那么他智商再高,也很难取得成就。反之,情商高的孩子会有很好的自我认知,能够积极探索,从探索中建立自信心,具有较好的自我情绪控制力,较强的抗挫折能力,喜欢与人交往,愿意分享、合作,能为日后成功做准备。
心理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,情商(EQ)形成于婴幼儿时期,成型于儿童和青少年阶段,它主要是在后天的人际互动中培养起来的。有不少科学证据显示,学龄前期形成的情感素质,对孩童以后的表现,无论是学业成绩或人际关系,均有相当程度的影响。另一些研究则显示,做管理工作或拥有成就的人,多是一些能避免急躁和紧张,有稳定情绪的人。所以,注重
学龄前孩子的情感教育,是相当必要的。专家们还认为,一个人是否具有较高的情商,和童年时期的教育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。早期的情商教育尤为重要,也就是健康心理的一种塑造。因此,培养情商应从小开始。
精神医学家兼卡耐基公司总裁大卫·汉保认为,初人小学及小学升中学是孩子的两个重要的调适阶段。他指出:“在7一12岁期间,学校经验对孩子的深远影响将持续到青春期乃至长大后。孩子在校的表现与其自我价值感紧密相连,表现较差的孩子可能产生自我贬抑的心态,进而左右一生的发展。”
青春期是一个人的黄金时代,因为这是一个人走向成人的一个过渡时期。在这个时期,其学习和发展任务是非常重要的。但是,中学生由于面临着生理上、心理上的急剧变化,还有学业上的巨大压力,这些都会造成现代中学生心理失衡和复杂的心理矛盾,甚至产生种种不良后果。中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,表现形式以亲子矛盾、伙伴关系紧张、厌学和学习困难、考试焦虑等现象为多。这些问题的发生大多与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有关,多是源于其心中时常涌出的各种非理性情绪。青春期的情商教育也非常必要。